城市天际线游戏攻略

新手攻略
1. 熟悉操作
游戏的操控可以完全采用鼠标模式,通过滚轮缩放视角。WASD和QE键则可以用来辅助进行视角控制。F1键快速存档,F4键快速读档。
2. 初始建设
道路规划:开局会有一个高速接口,新手建议直接将两个接口连接或者用环岛连接(大小约8x8)。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道路(新手最好建方格城)。
基础设施:连接好水管,放置好抽水机(放在上游)、排污机(放在下游)、发电机(城市附近放一个,抽、排污机旁边也要放一个)。
区域规划:规划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工业区。住宅区可以和低密度商业区放在一起(高密的不行,会很吵);工业区放在离高速接口最近的地方,不可以太远,否则进口和出口都会很麻烦,后期会造成大堵车;住宅区一定不能与工业区放在一起,不仅会有噪声污染,还会有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3. 建筑解锁与建造
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解锁垃圾场等新需求。垃圾场要放在偏僻的郊区,不能与住宅区和商业区放在一起,会有污染,放在工业区也可以。警察局放在住宅区,消防局放在工业区(工业区非常容易着火,而且如果发展的是林业传播会更快,会烧毁树木造成巨大损失)。解锁诊所后,前期基本不会有人生病,而且维修费也贵,前期偶尔有人生病了可以不管,不然建诊所维修费贵。学校前期也先不要建造,大部分工作都没有学历需求(非常低),后面要建造办公区或者高密度商业再建造学校(还是因为费用问题)。有人嗝屁了,就建造墓地,先不要再火葬场。
4. 后期发展
后期再建造公交、公园、特殊建筑、办公区、高密度商业、住宅等。
技术解析
1. 渲染相关
虚拟纹理可见性缓冲区:这个过程需要16.7毫秒,如果目标是每秒60帧,那么它花掉了整个帧的预算。这个通道再次栅格化了所有的几何图形,额外的成本可能是由于额外输出的数量,加上虚拟纹理缓存查找和纹理映射本身的成本。
环境光遮蔽:游戏将使用运动向量、法线和深度缓冲以及前一帧的最后两个副本来生成环境光遮蔽缓冲,根据着色器的调试名称判断,算法是GTAO,这大约需要1.6毫秒。
级联阴影映射:《城市:天际线2》使用了层叠阴影贴图,阴影中充满了伪影,尤其是当太阳或任何树叶移动时(它们一直都在移动),阴影会不断闪烁。即使屏幕没有完全被伪影覆盖,阴影的分辨率也相当低,不同阴影级联之间的质量差异也非常明显。游戏使用四个级联,每个级联的分辨率为2048×2048像素。在高级图形设置菜单中有一个方向阴影地图分辨率设置,但在撰写时,它没有连接到代码中的任何内容;无论是单个设置还是整体阴影质量设置都不会改变阴影贴图的分辨率。这就是为什么中阴影和高阴影设置预设是完全相同的原因。这个通道之所以如此缓慢,背后的原因与前置通道和主通道是一样的:太多不必要的几何渲染和太多的渲染调用。Renderdoc的性能计数器视图表明,许多渲染调用在阴影地图中造成的影响在0到100像素之间,并且牙齿又回来了。这款游戏似乎将每个3D对象视为潜在的阴影对象,无论大小或距离如何。这里有很多优化的空间,理论上对LOD和遮挡的一般改进应该对阴影映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隐藏内容挖掘
1. 地图相关
游戏地图有不同的大小,如《都市:天际线2》的地图一共有529(23×23)个区块,可解锁区域为441格,可建设面积大约为159平方公里,而一代游戏地图区域只有81格,两者对比相差近5倍。
2. 特殊建筑或区域
例如在一些城市中可能存在特定功能的建筑或者特殊的区域划分方式,但具体的隐藏建筑或区域需要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
玩家意见与建议
1. 玩家意见
优化问题:《都市:天际线2》发售时优化不佳,尽管官方提前告知,但实际表现仍未达预期,导致好评率较低。
画面与玩法:相比一代,《都市:天际线2》在画质和玩法深度上有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建模材质和渲染粗糙、城市细节缺乏、区划大小限制等。
2. 玩家建议
交通规划:初期城市规划时人口较少,可以选择合适的地图开始游戏,将城市入口扩建,用主干道连接高速路口,再修建其他道路。棋盘状道路是扩展城市的好方法,修建道路时道路周边的淡翰道熊盅为可进行挤域饰分的边界。
区域规划:规划好住宿区、商业区、工业区,建议住宿区可以放在单行道分割后的一边,大概6
7个大格子,工业区和商业区放在另一边,大概6 - 7个大格子。
Mod使用:有玩家建议安装一些必要的Mod来提升游戏体验。